close
我兄弟姊妹共十一人,散居各地,雖都在北部地區,然相聚機會仍難覓。
賽過潘安六兄弟, 於大哥家
美如天仙五姊妹
早期都在農曆正月初三先祖父忌日當天,各自返回大溪中庄佑啓堂老家;
爾後隨著大哥遷居桃園,聚會也改到他的住所。
清晰可見百年前, 祖父意氣風發的神采
日治時代的祖父頭銜
兒童文學界翹楚的大哥, 流露出感念之情
溫文儒雅的大哥於佑啓堂正門~上聯善氣謙光為福可筆, 下聯和風甘雨被物逐生, 門楣佑啓堂
祖母於有水井的中庭
右聯第一等人忠臣孝子, 左聯只兩件事讀書耕田, 橫批福祿壽三星拱照
民國64年父親過世後,
乃商議以先父忌日(陽曆3/29)及先慈忌日(陽曆12/7)前後之假日為聚會時間,
一年兩次。
公公於佑啓堂正門前的庭院
婆婆.么弟於鶯歌宿舍
原為兄弟們輪流主辦,後來姊妹們也加入。
民國94年二姐、大姐先後辭世,便由甥輩接棒。
因感於兩次之間隔不均,前年起遂每年以春秋兩季為準(3月及10月)。
三姐主辦於桃園南崁~ 95.11.26
四姐主辦於桃園八德~ 96.12.9
小妹主辦於鶯歌~ 97.12.9
二哥主辦於樹林~ 100.3.19
長住美國的女兒一家, 幸運趕上三月的聚會
難得的家族聚會延續至今已近半世紀。
因子孫輩眾多,聚會時少則五、六十人,多則七、八十人(實際上超過百人)。
而此家族聚會實有緬懷先祖、慎終追遠之意義。
清明時節於鶯歌墓園~相片中的你, 可還記得當年共聚的情景?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