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[2016/08/24 16:57]
清晨,當大巴駛離洛磯山脈的門戶黃金鎮,便意味著連日來的高潮已盡出。
但,雲霧繚繞,遠山含笑,陽光才在山後,忽地遍灑群山。翠綠山影窗外移,窗面風景勤更替。灰白雲層佈滿天,映照出水色迷離。雲在山巔,雲在水邊,悠悠白雲落林間。十里不同天,沉醉,癡迷,夢幻把魂牽。
一路歡愉。未料踏上崇山峻嶺間的飛鷹坳,我的笑容已收起。
原來,這條起自西部溫哥華東至蒙特利爾,長1900英里,工期10年,但提前五年多竣工的加拿大太平洋鐵路〈CPR〉東西接駁處、最後一口釘的背後,隱藏著一部華工的辛酸血淚史。
緣由 整理自〈加拿大太平洋鐵路.MBA智庫百科.全球最大的中文經管百科〉
1867年英國將北美大陸東部四省組成聯邦,建立加拿大。
1871年西海岸的英屬哥倫比亞省(卑詩省)被誘惑加入,條件為建造穿越洛磯山脈的鐵路,以連接加東各省。
經過
一、政府和英、法、美組成CPR公司,並與一美國人簽合同
為追求利潤,使用中國勞工〈華人日薪1美元沒食宿、白人1.5美元含食宿〉
開始沿著西海岸菲沙河向上游修築,但深谷陡崖的這段特別艱難
615公里用了1.5萬名工人,7年才修通
華裔9千人從事開山、挖隧道和放置炸藥,客死異鄉的有四千多
二、CPR總經理Van Horne完成673公里幹線和177公里支線的鋪軌任務
三、1885/11/7公司創始人之一Donald Smith在卑詩省的克萊拉奇,釘下那枚金質最後道釘,終將該省納入版圖
一、通車儀式上,沒有一個華人面孔
〈50→100→500加元,1893年的500加元,等於一個工人兩年的工資〉
更實施排華法案24年,1947年才取消
眼睛一亮!我終能一窺太平洋鐵路的沿途風光及繁忙景象。一條承載著近百節車廂的遊龍身影,正奔馳在加拿大人的驕傲,卻曾是華工恥辱的廣大原野上。
當車子暫停卑詩省第三大城,有南、北湯普森河匯合的甘露市,且參觀過台商經營的花旗蔘廠之後,距離全球最適合居住城市之一的溫哥華,腳步就越來越近了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